用热学知识解释 "霸前冷,雪后寒" 这句谚语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5 02:43:26
这个"霸"字不知道是不是错别字,学校里印制的试题,可能印错了,请指正并回答问题.谢谢了!

霜前冷:霜是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气在低温下凝华而形成的冰晶。要想使水蒸气从空气中凝华出来,温度必须是非常低的,即至少是低于0摄氏度,所以在霜结出之前,温度应该是很低的。
雪后冷:雪从液态凝固成固态是放热的,并且由于下雪时候是阴天,云层可以反射很多来自于地面的长波辐射,甚至可见光,所以有可以有保温作用,所以雪前不太冷,但温度已经降到了零度左右了。
下雪后,由于地面被冷气团控制,天气晴朗,地面往往还有积雪,在白天,积雪可以反射来自于太阳的热辐射,并且积雪融化是由固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,是要吸收很多热量的。
到了夜晚,由于天气晴好,本来温度就比较低,空气中的水蒸气很少(水蒸气可以较多的吸收长波辐射),天空又没有云层反射,来自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可以畅通无阻的穿过大气层,散失到外太空,所以温度会激烈的下降。
还有一种情形是,积雪在吸收了地面的剩余热量后,将温度降到零度左右,这时候,北方的严寒的冷空气继续推进,使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下降。故曰:雪后冷。